首页

女王调教免费视频可看

时间:2025-05-24 06:37:00 作者:27年来首次 中国公司代表当选3GPP RAN 1主席 浏览量:36428

  中新社南京9月18日电 (记者 朱晓颖)“铛铛铛……”18日,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,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的女儿余惠如和各界代表一起,缓缓推动钟锤,撞响和平大钟。

9月18日,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,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人、青少年、教师、紫金草志愿者等代表撞响和平大钟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

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日举行纪念活动,铭记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92周年。

  十时,防空警报声划破城市上空。余惠如和青少年代表、教师代表、部队官兵代表、紫金草志愿者代表等低头默哀。自发到馆的民众也手持鲜花、脱帽驻足。

9月18日,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活动,铭记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92周年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

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出生于1927年10月。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,他目睹了侵华日军虐杀中国人的场景,自己的亲人也在浩劫中丧生。2022年,老人过世,他的后人接力传承着这段历史真相。

  “我父亲的遗愿是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,让子孙后代永远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。”余惠如对中新社记者说:“作为他的子女,我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历史记忆,为维护和平安宁尽一份力。”

  “永远的铭刻——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”当日在馆内开展,展览分为“铁蹄之下”“南京浩劫”“抗争到底”“万众一心”“记忆传承”等部分。展出的100余幅版画作品,创作时间横跨90余年。

  策展人、南京书画院院长、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在受访时表示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,版画艺术家以笔为刀宣传抗战,甚至时刻冒着生命危险。他们留下来的作品,饱含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、必胜的信念和决心。

9月18日,“永远的铭刻——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”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

  当天,纪念馆迎来全国各地的参观者。沈阳市民李志明特地一早赶来参加纪念活动。他说:“历史不容忘却,我辈更需奋发图强、振兴中华。”

  到馆参观版画展的南京艺术学院学生栾沛霓、吴桐,曾多次参与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的海报设计工作。“作为生在长在和平年代的新时代青年,我们更应铭记中华民族的苦难史,守望和平,放眼未来。”(完)

【编辑:唐炜妮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首位伤员出院

据介绍,九年来,广东自贸试验区全力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,扩大对港澳金融、法律、会计、工程、旅游、检测认证等服务业开放,累计入驻港澳资企业2.6万家,实际利用港澳资509亿美元,占广东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的九成以上,成为全国港澳投资的首选地。(完)

四川康定“8·03”山洪泥石流灾害:智能遥控无人挖掘机及时清除危险气罐

武汉9月7日电 (马芙蓉 胡义)“两岸学长迎萌新”·行走武昌城活动7日下午在武汉昙华林剧场启动,在20余名学长带领下,102名港澳台新生以乐跑方式,体验武汉生活。

赵乐际邀请来的客人,有个重要背景

记者在中央厨房看到,厨房被分为不同的加工区,工人们身着卫生服在流水线上有序地忙碌着。新鲜食材被仔细挑选、清洗和切割后送入生产线。在烹饪熟化区,电磁炒锅、自动漂烫锅、大型焖煮锅和万能蒸烤箱等设备齐上阵,在严格的量化标准下,班组工人按标准流程操作。

俄罗斯:洪灾持续 奥伦堡市水位刷新纪录

罗马尼亚《欧洲侨报》副社长孙雨梅直言,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是徒有虚名,这里的产业、技术、产品都是实实在在的,大家对这里的高新技术很感兴趣,都在忙着咨询了解光机电产业。

“2024东亚文化之都·潍坊活动年”开幕

伞衣折叠完成后开始梳理伞绳。神舟飞船降落伞一共有96根伞绳,每根伞绳的长度将近50米。将这又长又多的伞绳理顺,是保证降落伞打开时,伞绳拉出过程不打结不缠绕的关键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